加快职业教育学历和非学历教育衔接互认,搭建产业工人终身学习“立交桥”

来源 :中清研教育 2021年01月20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十分关心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近年来,职业教育在加快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升产业工人队伍素质,促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纵向衔接、横向互通互认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大力促进了产业工人终身学习与职业生涯发展。

  一、 多措并举,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近年来,职业教育在培养培训技术技能人才、高素质产业工人,为产业工人队伍优化增量、盘活存量方面发挥了基础性和支撑作用。一是配合中华全国总工会,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落实好《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精神。二是实施职业教育专项提升计划。2016年12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提出要整体提升企业职工技术技能水平,在积极应对制造业传统行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过程中,加强传统产业工人技术技能升级培训、转岗转业培训。三是提升农民工等产业工人重点人群的学历与能力水平。2016年3月,教育部联合中华全国总工会印发了《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求学圆梦行动”实施方案》,提升农民工学历层次和技术技能水平。四是大力发展面向产业工人的非学历教育培训。2011年以来,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目标,教育部引导推动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和行业企业合作办学,以提升职工科技、文化素质和岗位技能为重点,积极开展职工教育培训,让更多的产业工人有机会、有条件接受不同形式和类型的职业继续教育。

  二、 高度重视,加快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

  为进一步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从2019年开始,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个人学习账号,实现学习成果可追溯、可查询、可转换。有序开展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为技术技能人才持续成长拓宽通道。为落实此任务,国家高度重视,大力推进。一是确立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领导体制,建立了由国务院领导同志牵头负责的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二是完善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政策制度。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20〕9号),明确了目标任务、实施路径和实施要求。三是上线运行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信息平台。平台具备支撑亿级用户应用、智能决策分析和个性化、精准化推送服务等功能。四是启动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账户建立和成果认定、积累与转换的实践,将服务“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证书制度试点作为首要目标。截至2019年底,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为31个省(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2184所院校、73家培训评价组织建立了业务管理账号,为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的15.41万名学生建立了学分银行个人学习账号,9.56万名学生获得证书,证书成果存入学分银行。

  三、 部门联动,加快职业教育法修订完善

  职业教育法是我国职业教育第一部专门法律,颁布实施以来,在提升我国劳动者素质、更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8年9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职业教育法修订列入立法规划。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安排,教育部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积极推进该项工作,研究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国家建立健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产教深度融合,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初级、中级、高级职业教育有效衔接,体现终身学习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建立国家资历框架制度,建立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推进职业教育各类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职业教育法的修订,为产业工人队伍终身学习建设提供有关法律保障。

  四、 研究引领,开展国家资历框架和学分银行研究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2年,教育部启动“国家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在课题基础上,2014年,教育部启动“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试点”项目,指导开放大学、有关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开展继续教育学习成果框架、分行业领域的学习成果认证标准、学习成果互认联盟以及管理平台和认证服务体系等方面建设试点工作,探索不同类型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项目于2020年1月通过验收,为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提供参考。

  2019年,为加快推动国家资历框架的研究与实践,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目标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有关任务要求,教育部启动“国家资历框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对国家资历框架有关基本理论问题、国际经验以及我国职业教育对国家资历框架的需求等进行研究。

  下一步,教育部将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法律法规建设,做好关键问题研究,推进改革实践应用,畅通产业工人提升学历、提高技能的成长成才通道,加快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一是加速推进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提交国务院审议。

  二是加快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作用,增加学分银行用户,扩大学习成果存储,完善学习成果认定工作规程,加快推进不同类型学习成果之间的认定与转换。加强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信息平台建设。支持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建立职业教育学分银行机构账户和学生账户。

  三是推进国家资历框架与学分银行的研究。加强对国家资历框架建设有关问题的研究,按计划完成已有研究项目。在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的基础上,探索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启动相应研究项目,为促进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制度建设提供研究支撑。

  四是推进职业教育院校学分制管理。进一步推动职业院校实行学分制管理,建立弹性学制和学生自主选课制,允许学习者通过跨校学习、在线学习、自主学习等不同渠道学习并积累学分。进一步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畅通产业工人提升学历、提高技能的成长成才渠道。